銅陵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期末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A卷)
命題人:馮定育
(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西周時期,用于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矛盾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禮樂制
2、宋太祖加強在中央集權的著眼點是防止唐末以來的藩鎮(zhèn)割據(jù)重演,其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主要特點是
①極力提高皇權 ②竭力削弱相權 ③首先集中軍權 ④削弱地方權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唐代中樞機構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精細分工體現(xiàn)了
A、施政觀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剝奪相權的創(chuàng)新設計
C、行政運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權的重要進步
4、古代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發(fā)源地。為了維護民主,雅典人每年舉行特別公民大會,投票決定民主威脅者的命運。此項活動使用一種特殊的“選票”(如下圖),如果某人得票超過6000,就將會被放逐。下面對陶片放逐制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其運作程序體現(xiàn)出民主精神,是保護新生民主政治的武器
②體現(xiàn)了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 ③難免會出現(xiàn)個人操縱的痕跡
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貴族,維護了公民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羅馬實行一種“保護人制度”,保護人可以替被告發(fā)言,反駁控告人提出的指控,這里的“保護人”實際上是今天哪種角色的雛形
A、法官 B、陪審法庭成員 C、律師 D、公訴人
6、英國“光榮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規(guī)定了國王不得違反某些法規(guī),但對國王可以行使的權力卻未明確規(guī)定。結合所學,國王仍保留的權力是
A、籌集稅款 B、干預立法 C 、招募軍隊 D 、任命大臣
7、下列關于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的聯(lián)邦體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明確了聯(lián)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級關系
B 、聯(lián)邦政府權力大大加強,有利于鞏固政權
C、各州在行政上仍有一定的獨立性
D 、恰到好處地協(xié)調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8、有學者認為美國“1787年憲法充滿了理性精神的妥協(xié)”。這種妥協(xié)主要表現(xiàn)在
①中央與地方之間 ②大州與小州之間
③北方與南方之間 ④立法、行政與司法之間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英俄德的議會制度都得到發(fā)展,但英美的議會政治遠比俄德成熟,形成這種局面的歷史根源是
A、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程度不同 B、 資產階級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不同 D、 思想文化的歷史淵源不同
10、有人說,德意志帝國雖然確立了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制政體,但‘君主’為實,‘立憲 ’為虛,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條文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A、“皇帝有創(chuàng)制法律之權”
B、“皇帝有權召集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
C、“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jiān)督其執(zhí)行之權屬于皇帝”
D、“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
11、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前者是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時代潮流的進步方案
C、 后者是前者的補充、繼承和發(fā)展 D、 都是鞏固太平天國的綱領和方案
12、1937年7月7日,駐華北日軍悍然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日本在華北地區(qū)駐軍始于
A、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 B、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之后
C、辛亥革命失敗之后 D、九一八事變之后
13、《辛丑條約》作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完全確立的標志,主要是因為該條約的簽訂導致:
A、中國完全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中國的各項主權遭受完全破壞
C、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D、形成帝國主義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14、有人曾說:“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對此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A、帝國主義干涉使南京臨時政府內外交困,孫中山被迫辭職
B、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孫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國但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未完成革命任務
D、革命陣營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向革命派進攻,迫使孫中山辭職
15、民國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的春聯(lián)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痹摯郝(lián)反映的歷史本質是
A.辛亥革命脫離農民階級,反封建不徹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農民懷念清王朝
C.袁世凱稱帝,資產階級反對,農民卻擁護
D.信息閉塞,中華民國成立的消息未達到農村
16、2012年日本政府制造所謂“購買釣魚島“事件后,中國民眾發(fā)起“抵制日貨”運動。其實歷史上早有類似言行,如: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兇暴。奪我東三省,殺我們同胞。小朋友!大家起來鬧,日本糖果我不吃,東洋玩具我不要!边@首童謠的出現(xiàn)是由于發(fā)生了
A、一二八事變 B、九一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7、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提出“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集中全國人才,共同救國!薄爸袊伯a黨領導的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qū)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等主張。這表明
A、 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正式建立
B、 中共將革命的領導權交給了國民黨
C.、中共黨內出現(xiàn)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傾向
D、 中共積極推動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18、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取得的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取得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國民黨政府實行全面抗戰(zhàn)路線 B、共產黨堅持抗戰(zhàn)
C、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行全民族抗戰(zhàn) D、國家綜合實力增強
19、之所以說《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主要是因為:
A、闡明了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B、揭示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
C、吸取了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
D、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20、巴黎公社被稱為社會主義運動的“早產兒”,主要是因為
A、它是在歐洲歷史上最早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工人起義
B、它是在沒有先進理論指導下工人自發(fā)的起義
C、它是工人階級在毫無準備情況下發(fā)動的起義
D、法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水平還沒有達到能夠消滅資本主義的程度
21、十月革命能體現(xiàn)出的特點是:
①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單獨取得革命的勝利
②走的是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
③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緊密相連
④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
22、右圖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標志,兩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實施。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該協(xié)議表明臺灣當局承認“一國兩制”
B、“九二共識”是兩岸合作的政治基礎
C、該協(xié)議有利于開創(chuàng)兩岸關系的新局面
D、該協(xié)議有利于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23、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xié)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xié)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 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D、中共八大召開
24、《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規(guī)定:“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xi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修改,或重訂!斌w現(xiàn)此規(guī)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邊倒 B、另起爐灶 C、不結盟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5、1971年10月,美國代表布什說:“這是聯(lián)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 ,當美國的威信動搖時,反西方國家第一次擊敗了美國!彼@,那些表決后歡呼雷動的代表們”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腳“。布什所說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A、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地位 B、中國在日內瓦會議上的外交勝利
C、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D、萬隆會議成功召開
26、路透社評論某國際組織說,它“作為一種獨立于美蘇兩國領導的軍事條約組織的道德力量,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平共處原則”。這一國際組織是
A、聯(lián)合國 B、不結盟運動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lián)盟
27、杜魯門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都是為了維護美國自身利益 B、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
C、目的都是反共、反蘇 D、都是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28、人們稱美蘇冷戰(zhàn)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下面是四位同學對美蘇冷戰(zhàn)對世界造成的影響的看法,其中最確切的一項是
A、使世界長期陷于戰(zhàn)爭的動蕩之中
B、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處于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tài)中
C、維護了世界和平
D、雖然制造了局部戰(zhàn)爭,當時避免了世界性大戰(zhàn)的發(fā)生
29、世界多極化發(fā)展的趨勢在20世紀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能體現(xiàn)這一說法的史實是
①歐共體在國際上用一個聲音說話
②1973年中東戰(zhàn)爭日本采取與美國不同的外交政策
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④美國的霸權地位喪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下列關于當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確的是
A、蘇聯(lián)解體后兩級格局變成了單極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國和美國的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D、即便是最強大的美國也無法控制當今世界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5分,第32題15分,第33題10分,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紀,梭倫對國家政權機構進行了改革,使公民大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參與權、知情權、發(fā)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據(jù)記載,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萬人,其中只有約四五萬成年男性享有參政權力,大量外邦人、奴隸、婦女都不能享有政治權利。
材料二 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權利法案》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不僅重申“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而且直接將該部分的標題定為“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民主不僅是黨的生命,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繼續(xù)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改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和局限性。(4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哪些權力?根據(jù)所學知識指出《權利法案》對英國民主政治產生的影響。(5分)
(3)據(jù)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共和,共產黨人作了哪些努力和斗爭?新中國成立后,中共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方面又有哪些創(chuàng)新?(6分)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第一條 締約國雙方保證共同盡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它直接間接在侵略行為上與日本勾結的任何國家之重新侵略與破壞和平。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而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它援助。雙方并宣布愿以忠誠的合作精神,參加所有以確保世界和平與安全為目的之國際活動,并為此目的之迅速實現(xiàn)充分貢獻其力量。 ——1950年2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材料二:在朝鮮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空軍……沒有掩護或配合中國軍隊的地面作戰(zhàn),而是在美國人所稱的“米格走廊”(在鴨綠江與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間的地區(qū))保護后方交通線。而且,與美國統(tǒng)一指揮聯(lián)合國軍作戰(zhàn)不同,蘇聯(lián)空軍完全獨立于中國軍隊,他們與中國的地面部隊“沒有任何合作”。這意味著,斯大林始終沒有滿足中國領導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蘇聯(lián)空軍與中國軍隊協(xié)調作戰(zhàn)。
——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zhàn)爭》
材料三:第一條 締約雙方……長期全面地發(fā)展兩國睦鄰、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第七條……締約雙方根據(jù)有關協(xié)定進行的軍事和軍技合作不針對第三國!诰艞l 如出現(xiàn)締約一方認為會威脅和平、破壞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針對締約一方的侵略威脅的情況,締約雙方為消除所出現(xiàn)的威脅,將立即進行接觸和磋商。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簡述《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重要歷史意義。(3分)
(2)材料二所述朝鮮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空軍的行為是否符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精神?結合材料一、二,說明你的理由。(4分)
(3)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三,中俄(蘇)關系有哪些主要變化?(4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在處理與蘇聯(lián)和俄羅斯關系時采取不同政策的背景。(4分)
33、歐盟的形成與發(fā)展,印證了當代歷史演進的特征與趨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雖然歐洲各國有共同的文化遺產,但由于歷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異,歷史上長期不斷的相互戰(zhàn)爭一直是它們的負擔。經過了兩次毀滅性的世界戰(zhàn)爭之后,許多人終于感覺激烈沖突的代價太大了,戰(zhàn)爭不再對任何國家有益。蘇聯(lián)的“勢力擴張”使某種形式的西歐統(tǒng)一具有誘惑力。
材料二 美國這樣做(指的是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把西歐納入其稱霸全球的戰(zhàn)略軌道,但客觀上卻為西歐的經濟聯(lián)合開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編《世界當代史》
材料三 1967年,歐共體正式成立。1993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12國結成歐洲經濟政治聯(lián)盟。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除極少數(shù)成員國外,大多數(shù)國家的“歐洲公民”開始使用歐元,并在6個月后徹底放棄本國貨幣。歐元的正式問世成為歐洲聯(lián)合的一個里程碑。
(1)根據(jù)材料一、二,簡要歸納歐洲走向聯(lián)合的原因。(4分)
(2)材料三反映出歐洲一體化過程中的哪些主要特征? (2分)
(3)根據(jù)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歐洲一體化對歐洲各國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4分)
銅陵市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期末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A卷)答題卡
一、選擇題(2×30=6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題號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二、非選擇題(第31題15分,第32題15分,第33題10分)
31、(1)特點:(2分)
局限:(2分)
(2)權力:(3分)
影響: (2分)
(3)①努力和斗爭:(2分)
②創(chuàng)新:(4分)
32、(1)意義:(3分)
(2)是否符合:(2分)
理由:(2分)
(3)變化:(4分)
背景:(4分)
33、(10分)
(1)原因:(4分)
(2)特征:(2分)
(3)影響:(4分)
銅陵市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A卷)答案
一、、選擇題(2×30=6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D |
C |
A |
C |
D |
A |
C |
C |
D |
C |
B |
C |
C |
A |
題號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D |
C |
D |
D |
B |
A |
C |
B |
A |
B |
B |
D |
C |
D |
二、非選擇題(第31題15分,第32題15分,第33題10分,共40分。)
31.(1)特點:(2分)人民主權。局限:(2分)少數(shù)人的民主,奴隸、婦女和外邦人都沒有公民權力。
(2)權力:(3分)停止法律和法律實施;擅自征稅;干涉議會選舉。
影響: (2分)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從人治走向法治,為英國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①努力和斗爭:制定民主革命綱領;掀起國民革命運動;進行土地革命;進行人民解放戰(zhàn)爭;召開七大,號召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進行重慶談判,確立和平民主建國方針;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等。(任意2點即給2分)
②創(chuàng)新: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基層民主選舉制度。(4分)
32、答案:
(1)加強了中蘇兩國的友誼和軍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國的國防安全(或有利于打破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包圍和封鎖);也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陣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3分)
(2)答案一:不符合。(2分)理由:《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guī)定“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或其它援助。雙方并宣布愿以忠誠的合作精神……”;而朝鮮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空軍沒有協(xié)同與中國的地面部隊作戰(zhàn)。(2分)
答案二:符合。(2分)理由:戰(zhàn)爭發(fā)生在朝鮮境內而不是中國境內;中國軍隊以志愿軍的名義而不是以國家軍隊名義參戰(zhàn);對手是聯(lián)合國軍隊,而不是第三國。(2分)
(3)變化:中蘇關系由結盟(政治軍事同盟)關系轉變?yōu)椴唤Y盟(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由明確針對第三方(日本)到不針對第三方。(4分)
背景:與蘇聯(lián)結盟的背景:二戰(zhàn)后,形成美蘇兩級格局,兩大陣營尖銳對峙;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包圍。(2分)
90年代變化的背景:90年代初蘇聯(lián)解體,世界出現(xiàn)多級化趨勢;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政策。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關系總體走向緩和,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任意兩點即給2分)
33、(1)原因:擁有共同的文化遺產;吸取戰(zhàn)爭教訓;應對蘇聯(lián)“勢力擴張”;馬歇爾計劃的推動。(4分)
(2) 特征:從經濟一體化到經濟、政治一體化。 (2分)
(3)影響:(4分)①對歐洲各國: 歐洲一體化有利于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歐洲各國發(fā)展,符合歐洲各國的利益。
②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形成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動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